4月11日至14日,自治區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部分政協委員、農工黨寧夏區委會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圍繞“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題中“國土綠化、荒漠化治理”內容赴吳忠、中衛兩市開展調研。
調研組先后前往鹽池縣城北防護林生態治理區、春浩林草產業專業合作社,海原縣史店鄉田拐村紅梅杏基地、南華山自然保護區,紅寺堡區中部防沙治沙建設工程等地,通過實地調研和聽取匯報的方式,就各市縣(區)近年來圍繞生態保護修復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調研。調研組對各市縣(區)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給予肯定,并對各市縣(區)因地制宜探索出的好經驗好做法紛紛點贊。針對調研中發現的水資源嚴重緊缺、國土綠化成本持續走高、生態建設用地矛盾突出、礦山修復治理水平不高等問題,調研組多次與相關部門、專家學者深入交流探討,共尋解決之策。
調研組建議,要落實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生態保護修復和經濟發展有機結合,大力發展林下養殖、生態旅游、碳匯交易等生態產業,完善生態補償機制,讓群眾在保護生態中受益,增加獲得感。要倡導生物多樣性的科學綠化,加強科研,選擇綠化植被應適水、適土、適區域、適氣候,在實驗成功的基礎上大面積推廣,并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要健全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建立耕地輪作、倒茬制度和補償機制;因地制宜打通其他耕地、林地、草地之間的轉換通道;對“國土三調”性質不合理的土地進行動態調整,積極探索試點輪牧,將禁牧、休牧、輪牧有機結合杜絕超載。 (記者 單 瑞)
寧夏人大網 | 寧夏政府網 | 寧夏紀監 | 寧夏黨建網 | 寧夏財政廳 | 寧夏發改委 | 寧夏公安廳 | 寧夏環保廳 | 寧夏審計廳 | 寧夏衛生健康委員會 |
寧夏商務廳 | 寧夏農業農村廳 | 寧夏水利廳 | 寧夏人保廳 | 寧夏交通廳 | 寧夏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 寧夏文化和旅游廳 | 寧夏教育廳 | 寧夏科學技術廳 | 寧夏工業和信息化廳 |
寧夏民政廳 | 寧夏招商網 | 寧夏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