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區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迅速,區域差異顯著,特色優勢突出。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在調研中發現,我區綠色食品產業還存在一些短板。
目前,全區綠色食品產品品牌中無葡萄酒、奶產業、肉牛和灘羊產業,這與自治區九個重點產業戰略目標差距較大;基礎支撐不足,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區綠色食品標準體系不健全,品質營養指標研究不夠,生產操作規程和全程質量控制體系需進一步落實??萍紕撔录俺晒D化應用不足,信息化、數字化基礎較薄弱。產品技術含量低,精深加工、專用型、功能性產品較少。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突出,創新意識不強;風險防控能力需加強。存在“重認證、輕監管”“重數量、輕質量”等現象。
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關注到,近年來,綠色食品產品發展數量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市場風險壓力不斷增大;產業發展質量亟待提高,組織結構亟需優化。綠色食品加工產品比重不高,奶產業、肉牛和灘羊、水產品發展較慢,企業結構、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需進一步優化?!按螽a業、小企業”特征顯著,食品企業社會化、專業化水平較低;國際化水平較低,產品品牌效應不明顯。國際化意識不足。枸杞品牌效應大而不強,缺乏對國際市場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質量效益與國內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
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建議,優化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引導生態環境良好的草原地區發展草食畜禽產品,引導黃河兩岸水域發展綠色水產品。重點支持深加工企業積極發展大米、面制品、植物油、保鮮果蔬等初加工產品,發展葡萄酒、果蔬飲料、果酒、調味品、休閑食品等深加工產品。支持固原市、吳忠市、石嘴山市加快發展地方特色農產品,擴大總量規模。支持國家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出口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發展綠色食品。加快推進肉牛和灘羊原料基地建設,加快發展綠色食品飼料,破解肉牛和灘羊、乳制品等綠色食品發展瓶頸。
在綠色食品低溫冷鏈體系建設方面,加強改造完善冷庫、冷藏運輸設備等基礎設施,建立全程無斷鏈的綠色食品低溫冷鏈物流體系。加大綠色食品工業企業信息化建設投入,提高食品企業信息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拓寬銷售渠道。引導綠色食品工業企業編制智能制造規劃,推進智能化、自動化設備改造,推廣智能制造生產方式等。
以實現生態效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協調發展為目標,以綠色食品品牌為紐帶,以綠色食品企業為載體,按照產加銷一體、種養加循環、產學研融合的發展模式,探索發展一批融生產加工、市場銷售、消費體驗、文旅休閑、專業服務于一體的綠色食品全產業鏈樣板,豐富產業功能形態,放大品牌綜合效應,提升品牌增值空間。
引導綠色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強化多學科融合和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實現重大關鍵技術創新能力和裝備水平的新突破,提高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加強對綠色食品產業創新型人才工作的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著重培養高層次技術型創新人才。
在提升綠色食品品牌價值上下功夫,持續打造綠色食品精品品牌。突出綠色食品安全、優質、營養特征。加快專業營銷體系建設,擴大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加強品牌宣傳,提高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同時,嚴把標志許可審查關,強化監管。加快食品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積極探索食品質量安全的追溯機制。
寧夏人大網 | 寧夏政府網 | 寧夏紀監 | 寧夏黨建網 | 寧夏財政廳 | 寧夏發改委 | 寧夏公安廳 | 寧夏環保廳 | 寧夏審計廳 | 寧夏衛生健康委員會 |
寧夏商務廳 | 寧夏農牧廳 | 寧夏水利廳 | 寧夏人保廳 | 寧夏交通廳 | 寧夏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 寧夏文化和旅游廳 | 寧夏教育廳 | 寧夏科技廳 | 寧夏工業和信息化廳 |
寧夏民政廳 | 寧夏招商網 | 寧夏文明網 |
民進寧夏委員會 |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 全國工商聯 | 93學社中央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國農工民主黨 | 中國民主促進會 | 中國民主建國會 | 中國民主同盟 | 民革中央委員會 |
農工黨寧夏委員會 | 寧夏工商聯 | 寧夏九三學社 | 民建寧夏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