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自治區政協委員徐軍反映,隨著我區人口持續增加和消費結構變化,自治區儲備糧布局不合理問題逐漸凸顯,主要有全區糧食儲備企業及倉容布局不均衡、倉儲設施設備陳舊等問題。
調研發現,我區現有原糧儲備規模45萬噸,其中小麥20萬噸、稻谷15萬噸、玉米10萬噸,可保障全區人口口糧4.5個月,總體符合國家關于糧食產銷平穩區糧食儲備保障能力有關規定。但由于全區儲備企業及倉容布局不均衡,造成各市儲備糧布局不合理,銀川、吳忠兩市的原糧保障能力嚴重不足,石嘴山市原糧保障能力明顯過剩。我區國有糧食儲備企業現有總倉容88.4萬噸,其中老舊倉房倉容43.2萬噸,占比接近二分之一,超過設計使用年限的倉容20.8萬噸,低溫、準低溫儲備倉容空白,與高標準倉房、綠色倉儲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建議調整優化儲備糧布局,結合自治區《關于改革完善寧夏糧食儲備體制機制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實施意見》和《寧夏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方案》,調整優化自治區儲備糧布局,使各市自治區儲備糧規模與人口規模相適應。
提升儲備糧倉儲設施建設水平,制定寧夏儲備糧倉儲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作為寧夏糧食和物資儲備發展“十四五”規劃的補充性規劃逐步實施。協調發改、財政等部門健全儲備倉儲設施建設投入機制,以國家和自治區財政專項資金投入為主,儲備企業自籌為輔,加快補齊自治區儲備糧倉容不足短板。
建立優化布局長效機制,修訂《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儲備糧管理條例》,進一步對自治區儲備糧布局、倉儲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規定和明確,按照規模布局“總體保持穩定,適時動態調整”原則,建立保障自治區儲備糧布局合理和倉儲基礎設施完善的長效機制。
寧夏人大網 | 寧夏政府網 | 寧夏紀監 | 寧夏黨建網 | 寧夏財政廳 | 寧夏發改委 | 寧夏公安廳 | 寧夏環保廳 | 寧夏審計廳 | 寧夏衛生健康委員會 |
寧夏商務廳 | 寧夏農業農村廳 | 寧夏水利廳 | 寧夏人保廳 | 寧夏交通廳 | 寧夏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 寧夏文化和旅游廳 | 寧夏教育廳 | 寧夏科學技術廳 | 寧夏工業和信息化廳 |
寧夏民政廳 | 寧夏招商網 | 寧夏文明網 |